振动试验通过设备施加特定频率、振幅的振动,模拟产品实际场景中的振动应力,观察产品是否出现故障、损坏或性能下降,以此评估产品的抗振能力。
为什么要做振动试验?
验证产品可靠性:确保产品在振动环境下能正常工作,避免使用中失效。
发现潜在缺陷:提前暴露设计、材料或工艺上的薄弱环节(如零件松动、结构开裂)。
符合行业标准:多数行业有强制或推荐性振动标准,需通过试验才能达标上市。
振动试验的实际用途
评估耐受度:判断产品能承受的振动极限,明确使用范围。
优化产品设计:根据试验中发现的问题,改进结构、加固部件或选用更耐振的材料。
保障使用安全:尤其对核心设备,避免振动导致的故障引发安全事故。
主要应用行业
电子电气行业:手机、电脑、家电等,应对运输颠簸和使用中的轻微振动。
汽车行业:整车及零部件(发动机、仪表盘),模拟行驶中的路面振动。
航空航天行业:卫星、飞机部件,耐受发射和飞行中的极端振动环境。
医疗行业:医疗器械(如超声仪、监护仪),保障临床使用中的稳定性。
轨道交通行业:高铁、地铁的零部件,应对轨道运行中的持续振动。
振动试验参考标准:
电子电气行业
IEC 60068-2-6(正弦振动):频率 10-2000Hz,模拟设备使用 / 运输中的稳态振动,适用于家电、消费电子、电子元器件
ISTA 2A/3A(运输包装振动):随机振动 + 冲击组合,模拟快递、物流运输环境,针对电子设备的包装抗振验证
汽车行业
ISO 16750-3(道路车辆):分正弦(10-2000Hz)和随机振动,适配发动机、仪表盘、车灯等零部件,贴合行驶路面振动
GB/T 28046.3(国标等效):与 ISO 16750-3 一致,适用于国内汽车及零部件企业,满足强制认证要求
电子设备振动试验常用参数
1. 正弦振动(使用环境)
频率范围:10-2000Hz
振幅 / 加速度:5Hz 以下位移 1.5mm(峰峰值),5Hz 以上加速度 10m/s²(有效值)
扫频速率:1oct/min(倍频每分钟)
循环次数:上下扫频各 3 次,总计 6 次循环
合格判定:
①外观无开裂、零件脱落、接口松动;
②核心功能(开机、通信、显示等)正常,无性能衰减
2. 随机振动(运输环境)
频率范围:10-500Hz
功率谱密度(PSD):0.04g²/Hz(10-200Hz),0.01g²/Hz(200-500Hz)
试验时长:每个方向(X/Y/Z 轴)30 分钟,总计 90 分钟
合格判定:
①外观无破损、包装无变形;
②设备功能完整,无因振动导致的故障(如自动关机、信号中断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