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SD(Electrostatic Discharge)即静电放电,指不同电势物体接触时产生的瞬时电流,可能损坏电子元件。ESD静电检测通过模拟人体、设备或环境中产生的静电放电,验证产品的抗静电性能。
ESD静电检测目的
防止设备损坏:检测静电对集成电路、精密仪器等造成的损伤(如击穿)或暂时性功能失效。
验证防护设计:评估产品外壳、接地设计等防静电措施的有效性。
满足行业标准:确保产品符合国际及行业认证要求(如CE认证、汽车电子标准)。
ESD静电检测方法
1. 接触放电(Contact Discharge)
直接对设备金属部分放电,测试电压通常为±2kV~±8kV(IEC 61000-4-2标准)。
模拟人体触摸设备接口、按键等金属部件时的放电。
2. 空气放电(Air Discharge)
对非导电表面(如塑料外壳)通过电弧放电,测试电压可达±15kV(IEC标准高等级)。
评估设备外壳设计对间接放电的防护能力。
3. 间接耦合放电(如耦合板放电)
对设备附近的金属板放电,模拟静电通过电场或磁场干扰内部电路。
常见于汽车电子(ISO 10605)、工业设备(ANSI/ESD S20.20)等。
ESD静电检测模式
ESD 测试模式 :人体放电模型(HBM)、机器放电模型(MM)、器件充电模型(CDM),常用 HBM 和 CDM,MM 要求较少。
人体放电模式(HBM):模拟人体积累静电后接触电子元件时的放电过程
机器放电模式(MM):模拟机械装置(如工业机器人)积累静电后接触元件的放电
元件充电模式(CDM):模拟元器件自身带电后接触导体时的放电,如运输过程中摩擦积累的静电。
ESD静电测试是连接产品设计、生产与市场的核心环节,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,更关乎企业的合规性、成本控制和品牌价值。优尔鸿信建议结合具体行业标准(如IEC 61000-4-2、ISO 10605)制定测试方案,并引入自动化设备提升测试效率。
